泰安市金融发展改革不停步 三项创新入选全省创新案例

2019-12-31 16:0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2月31日讯(记者 谢宜华) 今年以来,泰安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产业兴市”战略,以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的拼劲干劲韧劲,在“七赛七比”中敢担当、重苦干、善作为、抓落实,深度开展“增信贷、降不良、打逃债、树诚信”专项行动,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培育发展壮大金融产业”三大任务,取得突出成效。今年以来,泰安市存贷款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增幅分别居全省第1位、第4位;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连续实现“双降”,不良贷款率始终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全省第2位;流动性风险企业由2014年的168家减少到现在的2家;金融生态环境处于全省最好水平。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血液保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贡献了“泰安智慧”。12月30日,在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印发的<<2019年全省金融创新案例>>中泰安市三项金融创新做法入选。

  筑牢金融屏障,浇灌实体经济,泰安构筑全域金融风险防控体系,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泰安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立足打好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冲在前、打头阵、当尖兵、挑重担,坚持在发展中超前防范风险,在化解风险中确保企业发展,动手早、出手快、手段硬、措施实,化解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防范风险反弹。工作中,采取“政府主导+整合资源”模式,超前防范,做到“四个第一”;打响长效“组合拳”,突出“六个决不让”;搭建平台,强化政府“看得见的手”;创新服务,加大“六个保障”;夯实机制,织密责任体系;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五个转变”。去年泰安市荣获省委、省政府综合考核“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单项奖;今年8月28日《经济日报》在头版头条、配发编者按,系统报道泰安市做法,高度评价“面对复杂严峻的金融风险防控形势,山东泰安主动作为,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确保金融服务实体’不掉线’’不断流’”,实现了稳金融、稳企业、稳就业、保增长、保稳定的最佳效果。

  时刻将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金融天职和宗旨,标本兼治,超前防范,通过“四个第一”,第一时间防范、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隔断、第一时间处置,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一是监测预警全部覆盖。通过8种有效形式实施监测,即“市县联动摸底、金融机构直报、企业报送、监管部门反馈、地方金融组织反映、社会举报、司法部门提醒、舆情研判”等,将金融风险信息随时和定期直达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实现风险信息无缝隙对接,预警监测无空档。开通信息“直通车”,企业、银行可及时将信息直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主要领导,立即介入、采取措施,防止风险扩散。二是“四张清单”底数清晰。对“三大类”企业风险不间断排查,连续排查企业760多家。分门别类,建立“四张清单”,即“风险企业清单、互保企业清单、担保链清单、融资机构清单”,逐家企业拉出融资额度、融资机构、互保企业、担保额度、互保联保“路线图”,建立全覆盖动态风险台账。三是“五大类型”分类施策。对风险企业划分为“五大类型”,即“资金链已断裂企业、资金链十分紧张企业、互保代偿风险企业、银行抽贷压贷风险企业、市场变化风险企业”。“一企一策”,先后制定风险防范化解方案60多个,及早应对。四是“三个类型”精准抢险。对风险已经“冒出来”的企业,快出手、快跟进,以最快速度化解,紧盯不放,避免风险蔓延外溢扩大。对风险“潜在性”的企业,提前半年预判,由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监管部门与银行、企业对接分析,重点分析还贷资金来源、互保企业信用危机等。对“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建立台账,依法严厉打击,对借机非法高利放贷的依法警告。

  创新金融服务内容,加大“六个保障”,为实体经济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案。一是信贷强力支撑保障。开展“信贷强力支撑落实年行动”,引导银行“一致行动”。二是融资性担保“破圈断链”保障。国有融资担保机构通过市场化运作,直接介入重大风险企业,割断担保链条。三是银企对接互信保障。开展“政金企深度对接行动”,连续实施“千家企业百日行活动”、“驻鲁银行行长泰安行活动”、举办金融助力新旧动能对接会等,夯实银企互信“多赢共同体”。四是“主办行”定向精准保障。建立主办银行制度,一对一、多对一为双五十强重点企业量身定做金融服务方案。五是无还本续贷纾困保障。全力减轻企业倒贷“阵痛”,避免出现衍生风险,大幅度减轻企业倒贷负担。六是过桥还贷应急保障。建立过桥还贷制度,解决企业燃眉之急,大幅度减少企业财务成本。

  创新机制持续为实体经济赋能蓄水。金融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泰安市打响了长效“组合拳”,以“扬帆大海经风浪”的气魄,高水平提高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创新“全链条”化解模式,坚持“政府主导、防范在先、市场化运作、国有增信、金融支撑、一企一策”的”全链条”化解模式,避免“单打一”。工作中突出“六个决不让”,即“决不让面上金融风险失控、决不让重大风险反弹、决不让骨干企业停产、决不让龙头企业因暂时困难趴下、决不让金牌企业在发展中失血、决不让优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

  创机制、强支撑、化风险,为实体经济打造融资担保坚实保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做大做强、合规运营、风险可控”,把全市融资担保业打造成强力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源源不断为企业注入源头活水,强力割断企业担保链风险,创造泰安融资担保新模式。11月末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为8264家企业担保余额162.2亿元,规模居全省第2位;比去年同期增长27.7%;放大倍数居省内第1位。

  融资性担保机构作为企业担保信用主体,只有自身规模大、资本雄厚、抗风险能力强,才能有足够力量提供充足的融资担保能力。集中力量打造全市融资担保行业“龙头”,突出壮大国有融资机构的担保实力,目前全市9家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合计51.9亿元。国有或国有控股的6家,注册资本48.7亿元。

  直接服务实体经济是融资性担保的天职和本源,必须全力以赴为实体经济、民营经济提供强力融资担保支撑。特别是突出支持“双五十强”重点骨干企业,到11月底全市融资担保机构为“双50强”企业累计提供融资性担保60多亿元,担保费率控制在1%以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近1亿元。加大对科技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支持,累计提供融资性担保7亿多元,同时实行优惠担保费率,保持在0.5%-1%之间,大度度降低了融资担保成本。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慢的困难。

  “破圈断链”,充分发挥融资担保的强力增信功能,坚持市场化运作,对有可能遇到重大流动性风险、极易引发风险蔓延的大型重点企业,由国有融资担保机构提前介入,变更担保主体,通过债务重组、资产重组、债权债务转移、资产抵押、股权质押、国有资产反担保、并购基金、银行授信、资产收购、政策支持等措施,直接割断担保链条,有效避免风险扩散。近三年来割断50多家企业的直接互保联保风险60多亿元,既解决了了企业抵质押物严重不足,又化解了银行的不良。

  错位发展,分层打造融资担保体系。抓大不放小,构建起了“分层次、有特色、广覆盖、能互补、可持续、差异化”的融资担保网络和差异化发展格局。突出大型融资担保主战场作用,主要为大中型、创新型重点企业提供市场化、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同时在“破圈断链”中的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发挥中小融资担保补充作用,主要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分散、快捷、轻型、小额融资担保服务,主要集中为500万元-1000万元的融资项目提供服务。

  创新模式,服务领域“全维度”延伸。通过融资担保的增信功能,破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优化拓展企业融资结构和渠道至关重要。在坚守融资性担保主业的同时,在符合上级监管规定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开展“投担联动”下的融资担保新功能,强化对全市中小微企业的增信服务,加强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担保支持,拓展民营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做实做宽做优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为应急转贷纾困基金提供担保,开展特色型的股权质押、商标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抵质押服务。近2年来,对中小企业的多种融资方式提供融资担保50多亿,打通了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盲区”。

责任编辑:张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