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民警轻伤不下火线 宁阳刘远喜尽显英雄本色

2019-09-18 10:4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18日讯 2019年9月4日,两个背着勘察箱的年轻民警,一个拄着双拐的中年民警共同行走在杂草丛生山路上的照片,刷爆了宁阳公安人的朋友圈。而从这一刻起,他拒绝领导关心,带病坚守岗位的事迹,才广为人知。他就是宁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刘远喜,说起他来,都说他人品好,但就是有点“拗”。

  轻伤不下火线 坚守如一

  说刘远喜的“拗”,就要从他的工作岗位开始。自从1998年踏进警营,刘远喜已经在法医岗位上工作了21载,这21年里,他始终坚守在刑侦工作的最前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他始终如一的挚爱着自己的法医事业。

  2019年入秋以来,刘远喜的痛风病情加重,并且诱发了双侧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双侧踝关节滑膜炎、右踝剥脱性骨软骨炎等病情,但考虑到单位事多、人少,而且全县只有他一个“老法医”的实际情况,刘远喜委婉拒绝了领导的关心,依然坚守在岗位上。9月4日上午10时20分许,正在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参加国庆70周年安保的刘远喜,接到“某山顶的树上吊着个人”的报警。他立即拄着双拐,带领刑警大队相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

  经初步了解情况后,刘远喜和同事们立即向报警人讲述的地点出发。山上没有道路,车开不上去,同事们知道他的病情,劝他等着支援力量,但刘远喜的“拗”劲上来了,拄着双拐头也不回的就往前走。到了路途的后半程,山上根本就没有了路,刘远喜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因为他感觉自己的右踝关节处越来越痛。他继续咬紧牙关,努力向前走。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蹒跚而行,他和同事们终于到达了现场。来不及抚慰躯体上的痛苦,他立即投入到现场勘查中,经过规范、仔细的工作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他这才放下了那颗紧紧悬着的心。

  机缘巧合 圆梦警营

  “小的时候,想着能当兵或者当警察。毕业的时候,让我去当医生,我当时就很急,跟家里‘拗’着不去上班,机缘巧合,最后我就真成了一名警察‘医生’。”刘远喜说。说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刘远喜总是那么自豪。21年前,刘远喜作为专业人才被招录到宁阳县公安局工作,从此开启了和普通医生不一样的职业生涯。

  “既然是专业人才,就要做专业的事,我就不信我比别人差。”一上班,刘远喜的“拗”劲就上来了,但也正是这种精益求精,永争第一的“拗”劲,陪伴着他走过了二十余载岁月。

  入警以来,刘远喜始终奋战在法医基层工作的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论是烈日炎炎的酷暑,还是冰天雪地的寒冬,只要辖区内有重大案件,他都即刻动身,并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而每次他几乎都能凭借扎实的专业水平,全面客观,还原真相,“为死者言,为生者权。”

  从警21年来,他共参与或者组织重特大案件现场勘查、相关检验380余起,出具重大案情鉴定书1900余份,检验活体12000余起,出具临床法医学鉴定书10200余份,并据此破获各类刑事案件960余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820余名。

  剥茧抽丝 还原真相

  公安工作,是维护法律公平和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刑侦侦查及法医工作就担负着侦破案件和保障诉讼的重要职责。刘远喜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及时全面的收集大量证据,为侦查工作的攻坚突破提供支撑。

  2016年的深冬,辖区发生一起“失踪案”,刘远喜带领现场勘查民警赶赴现场后经过对现场遗留车辆详细勘查发现,在车的左前门内板及手刹上发现有一摩擦过得血痕,近二十多年现场勘查经验使他感觉到孙某有可能被害,向来行事谨慎的他排除各种意外的可能后,立即向领导汇报,并推测该案可能是故意杀人重大刑事案件。

  后经侦查发现,吴某有重大嫌疑,但当把嫌疑人抓捕后,犯罪嫌疑人百般抵赖,负隅顽抗,此时民警还未找到关键证据,审讯急需要有力的证据来打破僵局。

  深冬的寒冷使在场的同志们心情更加沉重,难道真的抓错了?不少同志的心里打起了大大的问号。面对这一沉重的压力,刘远喜始终一言不发,他反反复复的模拟着案件现场,努力地发现着关键证据。终于在车辆的左前门侧面发现了关键线索。他迅速开展工作,最终找到了关键证据。“放心吧,我们没有抓错人。”他的话犹如一剂“强心剂”,让全体参战民警兴奋的几乎喊了起来。在铁一般的事实证据面前,很快,犯罪嫌疑人不得不如实供述了杀害他人的犯罪事实。

  坚守初心 勇于突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以来,刘远喜始终坚持在实战中严格自我历练,工作不忘初心,特别是遇到重大原则问题时“绝不让步”,为此,他还多次和侦查员吵过架。

  2001年寒冬的一天,辖区某村王某家西偏房发生火灾。火被扑灭后,王某的尸体已严重烧焦碳化。刘远喜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相关勘察工作,冻僵的双手难以握持冰冷的刀柄,而他硬是蹲在地上认真细致地工作了两个多小时。经过初步检验,未发现死者有明显他杀迹象。当时正值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天气,侦查员们被冻的受不了,有人认为死者王某年龄大了,很有可能系疾病死亡后意外失火被焚,不必多疑。但是刘远喜感觉事情没这么简单,他仍坚持细致的反复检验着,终于在死者的身体某处发现了极其细微的残片,为该案件定性为“他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正是由于他的“拗”,在铁的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最终不得不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说起刘远喜“拗”的故事还不少。2019年初,刘远喜组织成立了宁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科研小组。为改善基层法医解剖工作现状,通过查询相关资料,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体会,经过艰苦研究分析,他决定研发“数控自动开颅机”。但因为受现实条件的影响,且该技术在国内也有不少的研究人员,很多同志不同意研发这个项目,但刘远喜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他对这些同志们劝说到,法医病理岗位的工作是刑事科学技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对打击刑事犯罪及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是最辛苦最不可替代的,然而在当前科研人员的眼中却是最小众的,涉及法医病理相关的科研项目只是仅限于虚拟解剖等数字化的一些高科技项目,对于传统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尸体系统解剖领域却是无人问津。尸体系统解剖工作一直是最脏、最累、费时较长的一项体力劳动,在整个解剖过程中开颅阶段是整项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样也是高污染的,需二人以上配合耗时四十分钟左右才能完成,他想为改善广大基层法医病理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尽一份力。听了他的分析,看着他的坚持,同事们默默的点头同意。目前该项目已申请国家创意专利,如果能顺利通过检验,将有效填补国内解剖领域的空白。

  “刑警法医工作为刑事案件的侦破及诉讼提供重要线索和证据,这既是一项技术活,又是良心活。同志们说我‘拗’,没关系,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公安人都有一颗努力还原案件事实真相、为受害人伸张正义之光的心。”刘远喜说。有的人的荣光在闪光灯下,但刘远喜的荣光却在平凡而又繁忙的日常中不断绽放。(通讯员 郭广生)

责任编辑: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