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万级台阶百斤货 泰山十八盘上的挑山工(1)

2019-09-27 15:0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万级台阶百斤货 泰山十八盘上的挑山工(1)

  鲁网9月27日讯 在泰山,那些挑山工们一直延续着人类最原始的劳作状态——肩扛腰背,用体力来获取生存。泰山十八盘以陡峭闻名天下,徒手攀登的游客都累得气喘吁吁,更何况挑夫们肩上还扛着百十斤的担子。这是最艰难的一段路,挑夫们既要保持平衡又要一鼓作气,这也是最危险的一段路,一公里的路程,落差近400米,1633个台阶,相当于130层的高楼。走不好会摔倒,滚落下去性命都难保。挑夫们斜着身子一步一台阶,曲折向上。他们像是一尊尊活动的塑像,静默无语穿梭在登山客的夹缝中。登一次山,他们走的路程比游客多一倍。

万级台阶百斤货 泰山十八盘上的挑山工(1)

 

万级台阶百斤货 泰山十八盘上的挑山工(1)

  泰山自古便有挑夫(又称挑山工),盖历代在兴土木、崇祭祀,一切物品皆借人力负荷上山。宋人赵鼎臣《游山录》中言:“道中游人,尚班班往来,有陟者,有降者,有跣而进者,有负而趋者。”所谓“负而趋”,即身背器物急行,此表明时已多有向山上运送物品者,此中除游客外,或间有专职业此之民伕。如结合赵氏所言“余将登山,假舆徒于邑中”,舆夫、挑夫分工虽异,应相伴而生,乃可推知挑夫作为专门职业,约形成于宋代。

万级台阶百斤货 泰山十八盘上的挑山工(1)

万级台阶百斤货 泰山十八盘上的挑山工(1)

万级台阶百斤货 泰山十八盘上的挑山工(1)

  挑夫群体多来自泰山附近城乡贫民,近代日本竹中一等《北支农村调查报告——泰安县第一区下西隅乡涝洼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1940年版)第十七章《农业外劳动》提及当时乡民有“不够吃,上北山(泰山)”之谚,故农闲时多上山打柴火或从事“运搬业”(第200页),后者也应包括挑山职业在内。德国传教士彭安多(P.Tschepe)于1906年所著《泰山及其宗教信仰》中还对挑夫的食物作了细致记述:“挑山工疲惫地向上爬着,除了货物,扁担里还有一个大馒头,小麦面做的,好几磅重,用来满足挑山工一天的饮食所需。这东西吃起来一点都不细腻,但是它有优点:营养充分,便于保存。”此后冯玉祥《泰山社会写生集》中《上山的挑夫》出,极颂挑夫之坚韧艰辛,由是渐成文学之主题,泰山挑夫亦因之成为泰山精神象征而闻名天下。

责任编辑:单虎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