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大 利润低 泰安“秋裤村”发展遇瓶颈

2019-10-31 14:55:00 来源: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0月31日讯 马上进入11月,天气越来越冷,气温越来越低。10月28日,在泰安市姚家坡村,家家户户忙得热火朝天。记者来到姚家坡村,一进村就看到了几辆准备来拉货的大车,村民们正在忙着将一包一包的秋裤装到车上。在道路两边,树立着各种样式的广告牌,广告牌有一个共同的关键字,就是“针织”,而这些个体户所做的最主要的产品就是秋裤。

  目前,村里的370户人家有160家在做与秋裤有关的生意。姚家坡村村委成员张广伦向记者介绍,现在姚家坡村一年可以生产秋裤5000余万条,年产值1.6亿。如果把这些秋裤连起来可以绕赤道一圈。“村里的土地一直较为贫瘠,村民收入少。大约40年前,很多村民就开始从事针织手工业。从那时起,家家户户都充斥着缝纫机的声音,卖布的货郎在村里随处可见,从泰安大市场,再到济南西市场,都能看见姚家坡人的身影。”张广伦说。

  现在,除了国内市场,姚家坡村的产品也销往了吉尔吉斯斯坦、印度、俄罗斯等外国市场,村民们自豪地说:“只要能想得到的地方,就有人穿我们的秋裤。”

  姚家坡村的“秋裤”产业不仅富了本村人,还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记者发现,虽然年产量达到5000余万条,但相比较产量而言,1.6亿的产值利润率却显得有些尴尬。在针织户孟兆义家,四名工人正在给秋裤封边。记者在旁边计算,一个小时下来,这位工人就做了将近30条。孟兆义告诉记者,现在的生产就是在走量,真正的利润只有每件3毛到5毛钱。这样一算,一天下来利润也仅仅只有几十元钱。除去工人的人工费后,利润更是少的又少。虽然现在姚家坡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秋裤村,但是产业结构还比较单一,产品的层次也不高。主要的生产方式也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样一来,真正到手的利润在红火的产业身后显得 " 雷声大雨点小 "。

  李美是姚家坡村的一名个体针织户,从80年代就开始从事针织产业。现在他们生产的秋裤,已经成了抢手货,很多客户都是提前来订货,一年营业额过百万,年销售量将近10万件。在内蒙古、东北、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他们生产的秋裤的身影。为了进一步拓宽市场,李美上个月还专门跑了一趟国外,但是到了当地却吃了瘪。" 第一,客户要求咱们有产量,咱们的工人没有这么多,再一个就是有规模的证件和验资报告。这些我们都没有,这样一来客户就不愿意合作了,即使有些客户专程前来,看到我们的厂房也觉得不正规,渐渐的市场就小了。" 李美无奈地说。

  姚家坡村也认识到,想要摆脱目前的现状,只能将村里闲散的劳动产能聚合起来,形成统一的品牌。而且要改变产品的低端化,做更新、更高端的产品,才能让真正的利润攥在手里。现在,秋裤村也给自己定下了小目标,首先要建立一个“秋裤产业园”。“总建成面积有6万平方米,建成的话能入住二百多户针织户。那时我们统一申请商标,同时打造电商品牌,发展私人定制服务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团结起来,集体发力。”张广伦向记者介绍。

  当今服装市场已进入“比创意”、“拼文化”的时代。纺织业作为姚家坡村的主导产业,在当前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环保形势越来越严、消费者审美不断提升的环境下,姚家坡要发展已不是一刀切统一流水线的简单操作。走集聚式发展道路,提高产品的质量,着力推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秋裤村”的发展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责任编辑: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