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兴利:铁肩扛硬事 担当促发展

2021-06-04 17:50:00 来源:人民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泰安市东平县旧县乡党委书记郑兴利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始终奋斗在基层一线,在东平大地上谱写了勤政务实、久久为功的新时代好干部赞歌。

人居环境整治期间,郑兴利下沉村内做工作

  脚踏实地,全心全力发展民生

  旧县乡位于黄河与东平湖交界处,滩区、湖区和山区重叠。地处济南、泰安和聊城三市交界,城市巨大的“虹吸效应”使留在家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少,群众致富能力弱,民生保障水平较低。面对乡域位置特殊、致贫原因多样的形势,郑兴利保持定力、谋而后动,用情用心用力推进全乡脱贫攻坚工作。

  用好用足扶贫政策。对全乡30个村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保障贫困户精准识别。健全即时帮扶机制,对辖区内因病、因灾、因意外等情况可能新致贫但未达到贫困标准的困难群众应纳尽纳,现有即时帮扶户2户4人,各项帮扶政策均已落实到位。

  建好建强基础设施。郑兴利在旧县乡工作期间全乡30个村、社区已全部通硬化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实施,自来水供水率达到100%;农村电网改造完成,村民用电质量明显改善。

  做美做优人居环境。投入资金120万元开展村级绿化,投入50万元开展贫困户人居环境提档升级,贫困户院内绿化、硬化、亮化、美化程度不断提升,精神风貌昂扬向上。

  做实做强扶贫产业。围绕产业扶贫做文章,相继建成特色扶贫产业项目20个,项目到村、到户覆盖,吸收贫困群众就业,帮助贫困群众从思想上拔“穷根”,通过勤劳获取财富、创造幸福,实现群众稳定增收。

  全乡贫困群众均已于2018年底实现稳定脱贫,8个省市级贫困村全部摘帽。借助全省实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的有利契机,郑兴利带领党委班子一班人大力实施黄河滩区外迁工程,建设全省四个万人社区之一的时代新城社区。把时代新城建设作为旧县的头号民生工程,实打实地抓、硬碰硬地干,建设住宅楼121栋,建筑面积47.4万平方米,共安置12个村,3408户10905人。切实提高了旧县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郑兴利讲解时代新城建设情况

  敢于担当,不遗余力发展生态

  围绕东平县委提出的“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旧县乡走上了一条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着力打造“绿色矿山”。把全乡原有石料加工生产线11条整合为3家,严格实行扎口管理,确保生产环节、运输环节无扬尘、零排放,实现山石企业“由乱到治”,目前生产规模控制在年产200万吨。改造废弃工矿地,投资1.05亿元,在狼窝山、孟楼等六大片区共1520余亩开展废弃工矿地综合治理,通过矿山生态修复、工矿废弃地复垦复绿等厚植生态底色,原来满目疮痍的工矿废弃地逐步成为“绿水青山”。

  强力推进生态隔离带建设。沿国省道干线建设绿色廊道,投资1.5亿元,沿东平湖建设宽100米、占地1356亩的生态隔离带自然屏障,投资500余万元建设宽大厚密的绿色廊道,种植多功能观赏性防护林,改造提升沿湖生态环境,打造“苍翠满目、天蓝水清”的主干道格局,呵护东平湖“一湖秀水”。

  强力推进乡驻地环境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资500余万元打造乡驻地人居环境示范街,大力推进绿化工程,投入80余万元,栽植绿化苗木12000余株,实现“推门见绿”。

郑兴利在时代新城社区建设一线

  冲锋在前,尽心竭力发展经济

  为改变旧县乡大多数村“靠山吃饭”的发展模式,郑兴利多方学习总结,探索出“三产强乡、三区共建”的发展模式。

  第一产业做优做强,以打造优质林果主导产业为总体思路,将林果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惠民工程,调整农业产业化种植结构,加快土地流转,推进林果业规模化种植。以吉城四村已经初步成型的近千亩奇异果林为载体,与农业龙头企业齐峰果业深度合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种植大户积极跟种,扩大种植规模,打造“奇异果之乡”。

  第二产业提质增效。狠抓双招双引,突出绿色、生态导向,争取上级扶贫资金1200余万元,发展好孩子童车生产制造、天阔无纺布制造项目,解决群众就业800余人。目前,二期项目均正在洽谈中,预计可再提供就业岗位200个。

  第三产业优化升级。抓住“大空王佛”“摩崖石刻”“石碣村”等旅游资源做文章,不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优化景区环境,逐步补齐旅游要素短板,积极招商,丰富旅游业态,带动旅游富民产业发展,将乡镇建设与休闲度假、健康疗养等相结合,打造康养文旅特色小镇。推动“小城镇+乡村振兴片区+田园综合体”三区共建、联动发展,以时代新城社区为依托,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居民生产、生活方式逐步转变,乡驻地“小城镇”初见雏形;高质量打造王古店乡村振兴片区,按照“五个振兴”要求进行全面提升,投资1200万元修建“户户通”公路、村内广场、沿街房改造等,筹措1600万元在王古店片区探索建设6个支部联合人居环境提升片区,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配套发展,全面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快了旧县乡高质量发展步伐。

责任编辑: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