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与坚守!泰安李永香43年拥军人生

2022-07-29 10:22:5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7月29日讯 (记者  张明振)李永香,66岁,泰安市上高街道办事处桑家疃村人。43年前的1979年12月,她毅然嫁给一级伤残军人刘令义。43年间,在她精心护理下,丈夫的身体得以康复。受良好家风熏陶,一对儿女在军营里奋发有为,多次立功受奖,双双成长为军官。她用高尚的人格、博大的胸怀、完美的形象,诠释着军嫂的价值内涵。

微信图片_20220728153339

  1978年,在桑家疃村,22岁的李永香已是远近闻名的“铁姑娘”。她能歌善舞、思想先进,肯吃苦、会办事,不仅是村团支部委员、妇女主任,还是村里的记工员、粮食保管员和宣传队员。有一天,李永香的姨妈给她张罗了个“当兵的”,对方是从部队探亲回来的战士刘令义。就这样,两个年轻人相识了。这一年,刘令义23岁。3天后,刘令义回到了千里之外的驻广东湛江某部。从此,两人靠书信寄相思。

  1979年4月25日,李永香永生难忘。那天,担任村妇女主任兼团总支书记的她,正忙着走街串户宣传政策,村书记交给她一封信。这封从原广州军区总医院寄来的信里说,刘令义在前线作战负了重伤,正在医院救治……

  李永香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到刘令义的身边。她急忙从邻居家借了一个出门用的皮包,向亲戚借了37元车费,揣上两三斤煎饼,只身登上开往广州的火车。在医院长长的走廊里,李永香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刘令义。“年轻英气的那个人不见了,他变得蜡黄枯瘦,肥大的病号服空荡荡的。护士搀扶着他迎面走来,甚至连腿脚都挪不动,也不会说话。”

微信图片_20220728153350

  后来,李永香才知道,那封绝交信是刘令义上战场前写的,他怕自己遭遇不测。战场上,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炸响,刘令义倒在血泊之中。经过3次开颅手术,刘令义头部的大部分弹片被取出,并用有机玻璃替代了部分头骨。人活了,可头部受到重创,刘令义失去了自理能力。望着眼前“死”过一回的刘令义,李永香的内心充满了怜爱和崇敬之情。“我要嫁给他!”在病房陪护的日子,李永香的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

  匆匆从湛江赶回村里开结婚证明的李永香,遭到家人一致反对。李永香却铁了心,流着泪说:“他是为国家负的伤,我愿意一辈子照顾他!”1979年12月,李永香不顾亲友的反对和规劝与重度伤残的刘令义结婚。

  南方天气炎热、空气潮湿,对刘令义康复十分不利。同时,考虑到给部队少添负担,1980年,刘令义夫妇主动申请回乡疗养。

  由于大脑神经受到严重损伤,刘令义变得暴躁易怒,经常因癫痫病引发休克。李永香像对待孩子一样迁就照顾他,攒下一肚子委屈,等没人时躲在被子里偷偷哭。1980年9月,女儿刘爱林出生。1983年7月,儿子刘德超出生,李永香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照顾重病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她只好辞去村干部职务,在家照顾病人、抚养孩子、操持家务。

微信图片_20220728153354

  见到她如此艰辛,有人劝她:“你还年轻,干吗要把自己拴在这个残疾人身上。离开他,怎么都比现在强。”听到这些,李永香总是摇摇头:“令义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再苦再累我也认了。”长期的辛劳和营养不良,李永香身体达到了极限,伤病缠身。生活的重压、家境的贫寒不曾让她低头和抱怨,她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热诚的心。

  1999年,李永香把女儿刘爱林送到部队参军入伍,2003 年,因为表现优秀、工作成绩突出,刘爱林被保送提干;2002年,李永香鼓励儿子刘德超考入了军校。

  “孩子长大后,我鼓励他们到部队去,像他们的父亲一样献身军营、保家卫国。女儿卫校毕业后我还是把她送到了部队。每次看到女儿的照片,我都心疼不已”。李永香对记者说,儿子高考那年,问我报什么学校,我指着他爸爸和姐姐的立功喜报,要让儿子接过父亲的枪,继续守护咱们的国家。

微信图片_20220728153346

  在母亲的激励下,儿女在部队扎实工作、扎根基层,成绩突出。女儿刘爱林多次参加业务比武摘金夺银,先后被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优秀共产党员”等,其所带连队被表彰为“全军学雷锋先进单位”,女儿女婿还作为“夫妻指导员”登上了军内杂志《政治指导员》的封面。儿子刘德超也4次荣立三等功,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山东省军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泰安市拥政爱民先进个人等。

  李永香说:“这些年,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各类优抚政策越来越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两个孩子经过部队培养,都成了优秀的军人,我感觉很自豪”。李永香先后被评为泰山区“优抚对象先进个人”、“泰山最美兵妈妈”、山东省十佳兵妈妈、泰安市最美兵妈妈、市级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

  

责任编辑:张斌
新闻关键词:李永香刘令义部队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