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观东平设施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泰安市开展网络名人采风活动
鲁网12月31日讯 近日,泰安市“V观东平设施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网络名人采风活动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泰安市委网信办主办,东平县委网信办与鲁网泰安承办,旨在通过网络名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全面展示东平县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提升设施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活动中,@泰安夏照军等13位网络名人深入参观体验了东平县的设施农业基地。首站,网络名人抵达大羊镇前杨村五彩椒大棚。尽管外界寒风凛冽,但前杨村的暖棚内却温暖如春,果蔬绿叶苍翠欲滴,五彩斑斓的辣椒挂满枝头,种植户正忙着采摘……一派蓬勃盎然的繁忙景象,为这个寒冬时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无独有偶,东平街道东海子村的大棚里的草莓也正长势喜人。这里的种植户们积极采用绿色种植技术,为草莓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草莓品种丰富,“甜宝”“香野”“粉玉”等品种让人目不暇接。草莓的成熟期长达数月,过年期间更是盛果期,销往县城、济南、汶上等地,同时也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采摘。
随后,网络名人又参观了梯门镇前山屯村的移民产业园圣女果大棚。五彩“多巴胺”小番茄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不同颜色的番茄如同小灯笼般挂满枝头,成为了大棚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除了坚持番茄属这类蔬菜的种植技术,而且在保温控湿上,我利用稻壳和菌肥占比1:1的施用方式,让棚内地温始终保持在小番茄适宜的温度。稻壳吸湿后让菌肥更好地进行转换。”探索出了好技术,在日常栽培管理上,种植户也下了大功夫。
与传统大棚栽培管理方式不同,东平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所采用的新型日光温室项目,则展现出了更加先进、智能的农业科技特点。据了解,东平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设立设施农业、生态渔业、果园种植三个示范区,分东、西两个区域,东部主要建设展示中心、智能温室、林下露营、林果种植等;西部依托稻屯洼独有景观,构建藕渔共作、稻虾共生的绿色生态农业,与稻屯洼国家湿地公园连为一体,全面呈现“江北水乡”的生态画卷。
网络名人在接山镇东屯村的茄子大棚,目睹了长茄丰收的盛况。在暖意融融的大棚内,翠绿的茄子挂满枝头,形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该地暖棚种植的长茄品质上乘,产量稳定,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这些茄子不仅在本地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更是远销济南、泰安、济宁等多个地区。这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进一步推动了接山镇东屯村农业的持续发展。在体验设施农业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同时,网络名人纷纷用镜头细致地捕捉每一个精彩的瞬间,他们也创作出优质的图文作品和短视频作品。
一排排的大棚犹如繁星般在田野中拔地而起,照亮了农业转型升级的致富之路。繁盛的农作物,累累硕果在田垄间挂满枝头,欢快地演奏着东原大地的“丰收致富曲”。过去的两年间,东平县始终坚持"富民强村"的奋斗目标,结合地域特色,精心实施了设施农业“30万亩”的宏伟工程。这一产业振兴的举措,成功解锁了乡村振兴的“密码”,为农民开辟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成功道路。
今年,东平县成功进入了全国设施蔬菜前30强的行列。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每一个大棚都承载着农民的希望和努力。亩均年纯收益高达2.5万元以上,这不仅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让村集体的“腰杆子”硬了起来。设施农业的蓬勃发展,已然成为引领东平富民强村的最强有力的动力。展望未来,信心满满,东平县将继续坚定地走在设施农业的道路上……(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