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泰安频道 > 区县 > 正文

刘万林:埋头苦干“点荒成绿” 绿色崛起之路上的“挑山工”

2019-02-25 21:41:00 来源:大众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泰安2月25日讯  初春的宁阳万林苹果基地,春寒料峭,草木萌动。正月初六就从济南赶回的刘万林正安排果农对苗木进行拉枝作业。

  5000亩连片苹果苗木基地被层峦叠嶂的神童山环绕。几年前这片丘陵荒坡种粮食低产难浇,收成还抵不上农资。多年来,这里的人祖辈吟唱着心酸的顺口溜:“地贫坷垃多,岭上种长果(花生),种地得爬坡,成天瞎忙活。”

刘万林在修剪果树

  而如今,宁阳本地48岁的汉子刘万林,埋头苦干5年,把这片5000亩荒地变成连片苹果林。这片林,横亘13里,连接了3座山头,跨了6个村,常年聘着400多人在基地工作,“挑”起了周边5000多名村民绿色崛起的希望。

  刘万林种植的果园

  勇挑重担——在外事业有成,却选择回乡种树

  刘万林出生在宁阳县葛石镇一个农民家庭。儿时的他经历坎坷,9岁时,母亲抛下他和两个年幼的弟弟离开人世,父亲含辛茹苦将他们抚养长大。14岁时刘万林便辍学去东北、秦皇岛、淄博、唐山、济南等地闯荡,他住地窝,吃冷饭,工地上做过工,马路边摆过摊,还经营过服装店,承包过建筑工程。

  2006年刘万林远赴济南做酒水生意,从最开始的业务员到连锁店经理,直到自己创办了酒业公司,勤奋的刘万林靠着一股子韧劲在外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看着公司渐入佳境,刘万林没有徘徊在自己的事业里,他时常忆苦思甜。每当想起儿时的场景,刘万林就感慨万千,“年少时的艰苦岁月历历在目,对比当今,小时候过的日子太穷了。”寒来暑往,沐风栉雨,历尽坎坷与繁华,可刘万林心中一直对土地充满着感情,常揣着为家乡做点事儿的念头。

  2014年,中央出台文件提倡土地流转及适度农业规模经营。踩着乡村泥土成长起来的刘万林意识到,政策不仅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也给资本发展提供了机遇,更为他报效家乡指明方向。“走,回农村种地去。”刘万林计划在家乡宁阳县葛石镇流转连片土地,栽植苹果。当他把想法告诉家人时,立刻遭到了强烈反对。“种苹果,3年挂果,5年才丰产,前期投入大,后期收益难测。种地就是下大力,活受罪!”

  “挑担不怕难,上山不怕险”。面对质疑和劝阻,刘万林坚持己见。2014年,执着的刘万林毅然返乡注册成立了山东万林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始着手流转土地。久居他乡的刘万林终于等到旧燕归巢之日,抓住时机反哺家乡。 

  埋头苦干——勇登事业途中“泰山十八盘”

  2014年秋天,刘万林带领村民在山坡上挖沟整穴,沉寂了多年的荒坡沸腾了。从最开始的北杨村240亩苗木,五年时间,他共投资6450万元先后流转宁家庄、张家崖、乱石崖等村土地共计5000亩。现在,在那片希望的山坡上栽植新烟富,宫藤富士等苹果树35万棵,培育苹果苗木近500万株。公司还义务支援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复垦荒废河道30亩,打深井38口,整修生产路2万多米,铺设地下灌溉管线1.5万多米,架设电缆5000米,修建5万方蓄水坝一座……

  路好通,坝好建,难聚的是人心。刘万林离家三十多年,乡音虽未改,但人地两疏。在平整某村流转土地时,挖掘作业范围有一片是坟地,虽然地已经流转,但动了自己祖宗的“地”,村民可不答应,拿着锄头找刘万林理论。“村民骂我,要打我,阻碍我们现场施工。”刘万林只好让村干部带着,挨家挨户赔笑脸、赔损失,磨破嘴皮做村民的工作。

  好苹果得有好树,好树得有好苗。为了能培育到好苹果苗,刘万林就去烟台栖霞挨个苗栽基地挑选,他亲自挑,反复选,指头让树苗液渍成墨绿色,汗水湿透了衣,无论磕绊摔跤,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坚持如一。刘万林还高新聘请了两位栖霞苹果种植专家到宁阳常驻指导,给果苗提供“保姆式”服务。

  挂果前的这几年,刘万林一直在做苹果苗木培育和销售,目前已销售出苹果苗木180万株,基地与山东省农科院签约战略合作协议,与山东农大签订现代化果园合作协议。今年,漫坡苹果陆续进入挂果期,除了直供大型超市外,万林公司开发了“创意贴字苹果”项目,特制图模沾在苹果上,通过阳光不均照射,在果身上晒出客户中意图案。经市场试售,这类定制销售利润是按量销售的两倍多。

  “坦途不歇脚,重压不歇肩”。就是凭着这股子韧劲,这几年刘万林就像挑山工那般,一步一个脚印得勇登事业途中“泰山十八盘”。

  永不懈怠 一往无前——肩“挑”起了绿色崛起的希望

  5000亩的苹果林共流转了760户5000多位村民的耕地,公司给在基地长期务工的农民购买保险,予以较好福利报酬,还聘请烟台高级农技师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较好的条件吸引更多劳动力留在基地工作,避免出现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现象,给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早在2016年7月,刘万林便成立了泰安一诺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附近村民自行发展苗栽培育和苹果种植,并在资金、管理、技术和销售上对社员予以扶持,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基地开工五年来,刘万林没有拖欠过流转地租、员工工资及农资费用。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刘万林说,中央擘画的美好蓝图,让更多和他一样有乡愁、有抱负的农村人回乡创业,放飞梦想。

  刘万林心里一直盘算着有了更大的目标。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他计划把苹果林规模扩大到一万亩。“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今秋基地年可年产苹果10000吨以上,每亩效益能达到1万元。”站在满是希望的田野上,刘万林描绘着自己的宏图愿景,“到时万亩丘陵地就是聚宝盆,漫山遍野的苹果树就是摇钱树,四方百姓既有绿水青山,也有金山银山。”

  如今,刘万林种下的苹果林绿了山头,富了百姓。“以后我们还会陆续建冷库、套袋厂、纸箱厂,生产果酒、果醋。”刘万林说,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值得他用更多的汗水去深耕细作,去追求梦想。

  带领着乡亲们致富,实现乡村绿色崛起,看似山高路远。但刘万林始终坚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早春的万林苹果基地乍暖还寒,但空气格外清新,弥散淡淡的苗木清芬,漫坡苹果树枝攒着劲要抽嫩芽,山坡上满载绿色崛起的希望。

责任编辑: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