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泰安频道 > 区县 > 正文

肥城赵衍芋:写书歌颂新时代 笔墨含情感恩党

2020-06-10 08:4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6月10日讯(记者 张明振 通讯员 纪宗玉 董骞) 一位年逾六旬的肢体残疾老人,一个国家“兜底”保障的贫困户,尽管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如今衣食无忧的他还是拿起生硬的笔饱蘸含情的墨,书写伟大的新时代,感恩伟大的共产党。

  仲夏时节,万木并秀。在肥城市仪阳街道西鲍村专门为贫困户建设的幸福小园里,65岁的赵衍芋老人拖着几乎直角的残疾身体,艰难地坐在电脑前继续着他的第一部书稿《囊中羞涩》的写作,洋洋洒洒近三十万字,眼看着书稿马上杀青,第二部书稿《坚定自信》即将开启,赵衍芋脸上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赵衍芋介绍说,他写这部书,体现的是这个社会的进步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

  赵衍芋出生在1955年,四面环山、抬头望天,贫困的小山村里生活了一年又一年。小时候村水塘里的一次洗澡,因为受凉击着了身体,从此落下了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根。

  到了初中快毕业时,他的身体已无法再继续学业。赵衍芋家里有六个兄弟姊妹,他排行老二,又加上家境贫寒,生在纯山区村,好模好样的就找不上个媳妇来,赵衍芋也没例外。

  翘首期盼中迎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浩荡春风里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大江南北,如今洋溢着激情迈入新时代,赵衍芋的书稿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感恩着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以己为鉴,也感悟着自己生活得越来越更有尊严。

  目前,赵衍芋一年残疾补贴加上养老补贴达到了一万多块钱。

  如今赵衍芋生活的西鲍村这些年实现了大发展,居民搬进了在城区街道驻地规划建设的小康楼,对于像赵衍芋一样的贫困户,村里尊重他们的意愿给他们连排建起了10套幸福小院,统一集中管理,别人能享受的他们一点也少不了。家里的兄弟姊妹也都很照顾他,合伙给他买来了彩电、冰箱,隔三差五为他送吃的喝的。

  人民至上,生活无忧,脱贫攻坚的战果更要展现在老百姓自信的笑脸上。

  端屎端尿多年,打发走年迈的父亲;2016年,赵衍芋侍候走了16年双目失明94岁高龄的母亲,之后,赵衍芋开始了属于自己一个人的生活。

  起初写稿用手写,笔墨纸张到好说,关键是修改校对太麻烦,外甥闺女看到舅舅的这种精神毅力很受感动,给他买来了笔记本电脑,并教给他基本的输入法,和其它一些简单的操作。村里协调电信部门给他安上了网络。小70的老人了再学电脑知识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可就是靠着这种毅力,凭着坚定的自信,赵衍芋现在每分钟能打20多个字,之前手写的10多万字也都输入到电脑里。电脑桌旁,一本泛黄的新华字典就是赵衍芋不开口的“老师”,这也是他日日夜夜的“陪伴”,这也是支撑他坚定走下去的“力量源泉”。

  说起即将“动工”的第二部书稿《坚定自信》,赵衍芋提前透露了“剧情”。他介绍说,就是通过对比反映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这种前后发展变化的对比,他也写不出有正能量的内容来。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需要物质的力量,也需要文化的力量,赵衍芋更有自己深刻的见解。赵衍芋坚定地说:“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文化扶贫,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从这一方面我也深受感动,咱虽然文化不深,也得写点东西,记录这个时代,我准备把第一部书写完了再写第二部。坚定自信为主题,坚信就是坚定信念,坚信共产党,坚信中国一定迈入世界前列,我要歌颂这个时代,这种新时代的发展。”

  深刻感悟着体面的生活,深刻体味着时代的变迁,深刻感恩伟大的共产党。以前就有每天必看《中央新闻联播》习惯的赵衍芋,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重大工程,经常有感而发,出口成章,记录成册。为时代楷模南仁东而作的《天眼》,就是他十足的底气,自信的力量。

  赵衍芋,一个肢残智坚的贫困户,一个沐浴浩荡党恩的脱贫户,含着眼泪读他的《天眼》,泪水里浸润着感念感恩,双眸中闪耀着幸福美满。

  “《天眼》,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眼。只有中国人敢想又敢干;为探寻空中奥妙,您洒尽最后一滴汗。一腔热血耗尽完,星火能把您点燃;繁星闪烁,把您灵魂召唤。您的灵魂飞翔蓝天,也留在人间;您是中国人的天眼,也是全世界人的天眼。做出您的贡献,您就是每个人的天眼。”

责任编辑: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