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泰安频道 > 区县 > 正文

夯实基础提升水平 泰安市泰山区扎实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

2020-11-18 09:5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18日讯  泰山区是泰安市委、市政府驻地,总面积336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镇、187个社区村,总人口78万,其中各类残疾人2.98万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残联的关怀指导下,我区残疾人工作坚持“创新、出彩”,狠抓“兜底和提升”,突出“五个全覆盖”,出台系列惠残政策,落实系列扶残助残项目,创建独具特色的精准康复服务品牌,实现了全区残疾人工作高质健康发展。泰山区先后被国务院残工委表彰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助残先进集体,荣获全省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区、全省残疾人文化体育示范区、全省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示范区,并被中国残联确定为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单位。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精准康复管理机构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成立了由分工区长任组长,区残联、卫健等部门为成员的精准康复服务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精准康复服务的政策制定、工作推进和检查督导。一是坚持政策引领。区委区政府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连续五年将残疾人工作列为全区为民所办实事项目、区“比学赶超”观摩项目以及人大、政协督导视察项目,同时,出台《泰山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与创建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协调推进。二是完善工作机制。成立精准康复专家技术小组,明确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评估机构和服务机构。区卫健、民政、教育、财政、扶贫等部门联动配合,各司其职、协调推进。成立康复专家团,开展入户诊疗活动,根据残疾人不同类别制定康复计划,定期回访评估,确保残疾人居家康复精准高质。三是扩大政策优惠。制定出台《泰山区残疾人扶贫攻坚实施方案》,2014年率先在全市将残疾儿童免费康复救助年龄段由0-6岁提高到9岁,2017年提高到11岁,今年提高至17岁,并为在训儿童发放每人每年1200元生活补助,为康复机构配发200余万元的康复器材,选派康复师外出学习交流、接受培训,全区儿童康复机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更加完善。在全省率先对贫困重度残疾人实行三次报销制度,患者个人负担的医疗门诊和大病住院费用仅占3%。由政府出资为重度残疾人购买保额10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为重度精神病的残疾人监护人购买100元的意外伤害险。为600名肢体患者每人康复费用补贴300元。实行残疾鉴定全免费,并免费出具康复评估方案。对享受低保的重度残疾人每月给予100元的生活补贴,对享受低保的三级、四级残疾人每月给予82元的生活补贴;为一级重度残疾人发放每月100元的护理补贴,为二级重度残疾人发放每月80元的护理补贴。重度残疾人由政府缴纳基础养老金和医疗保险金,享受提前5年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政策。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优先纳入低保范围。对考取驾驶证的残疾人,给予1500元学费补贴。加大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年投入50万元进行扶持。家庭无障碍建设实现全覆盖,投入资金800余万元,为近千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改造。每年免费适配康复器材2000余台件。为在机构训练的残疾儿童免费查体。对低视力儿童康复每例补助1000元,对白内障患者手术费用全免。对持证残疾人,给予免费乘坐公交、进入景点和有线电视费减免等方面政策优惠。

  强化网络建设,完善精准康复服务体系

  近年来,泰山区着力打造机构、社区和家庭三大康复平台,织密康复技术、鉴定评估、精准康复APP服务三张网,形成了一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精准康复服务体系。一是健全精准康复机构。将市区13家医疗康复机构作为全区定点一级康复评估机构,建立了6个不同类别区级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严格按照《山东省承担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准入标准(试行)》要求,打造了18家精准康复服务机构。成立评估小组,对有需求的残疾人逐一会诊、评估,按不同类别、年龄,分别给予精准康复指导性建议,并逐一落实到各康复机构、社区和家庭。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建立面积30平米以上的残疾人康复站,并配备康复协调员。二是建立区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制定出台《泰山区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环节设计,区政府每年在普惠的基础上,列支10余万元用于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各街道镇成立由全科医师、护理人员、公卫人员、乡村医生组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组建妇儿保、防保、康复三支专科签约团队,以社区(村)医生和康复协调员为服务主体,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医师及康复指导员为技术支撑,为残疾人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确保小病在社区、大病转医院、康复服务在家庭。截至目前,全区有需求的7900名残疾人已全部签约。三是打造精准康复服务平台。残疾人通过残疾证号登陆泰山区残疾人精准康复手机APP ,进行康复机构查询、专家咨询、政策查询、辅具申领等,实现了不出家门“一键式”全方位精准服务。同时,为500名低保重度残疾人统一配发手机和240元救助卡,方便残疾人康复需求申请。四是强化康复知识宣传普及。承办全省爱耳日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残疾预防日”、“爱眼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节点,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大型宣传活动30次,张贴宣传海报1.6万余份,发放宣传折页手册3万余份。五是加大扶残助残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助残活动社会化,每年开展“阳光助残”“爱心助残”、“文化助残”等活动10次以上;开展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活动,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85个;开展“第一书记”帮包村助残致富奔小康项目,对120个残疾人创业脱贫项目进行了扶持;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奉献爱心,通过形式多样的助残活动,切实让残疾人得到实惠。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共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4000余户,发放慰问金及物品800余万元。

  强化项目干预,扎实开展残疾预防工作

  作为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单位之一,泰山区以项目干预为抓手,先后投入300余万元,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区残联为牵头单位,区卫健、公安、民政、妇联等部门协调配合,各街道镇共同参与的残疾预防防控体系。一是强化责任督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重点干预项目实施细则,特别是在技术手段和工作措施上作了细化,明确重点干预项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区政府督查室督导检查和跟踪考核,对创建进程每月督导一次,对连续两个月排名最后的街道镇进行督办,对年内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区通报。二是完善筛查诊断。制定《创建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重点干预项目工作实施细则》,成立六个技术指导组,确定本区七个一级医疗机构为定点筛查机构,其中,泰山区妇幼保健院和泰安市中医二院为定点复筛机构,市妇幼保健院和泰安市中心医院为定点诊断机构。三是强化重点干预。高危孕产妇筛查方面,辖区一级医疗机构的孕期保健门诊扎实做好筛查工作,对适合孕周的孕妇,宣传告知到我区定点产筛机构进行免费产前筛查,对产筛高风险的,直接转诊到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和泰安市中心医院进行产前诊断,凭诊断报告、收据和户口本、身份证到区妇保院领取500元补助;0-6岁儿童残疾筛查方面,由辖区一级医疗机构儿保科对相应年龄段的儿童进行筛查,筛查阳性儿童转介到区妇保院儿保科免费复筛,复筛阳性的,转介到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或泰安市人民医院儿科进行诊断,凭诊断报告、门诊收据和户口本复印件到区妇保院领取300元补助。自今年8月1日,泰安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启动,极大方便了高危孕产妇产前筛查和诊断,为0-6岁儿童残疾筛查提供了信息平台和技术支撑。四是健全残疾报告制度。按照儿童残疾筛查诊断项目工作流程,建立0—6岁儿童残疾报告制度和7岁及以上人群残疾报告制度,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报送的疑似残疾人进行免费残疾评定。五是加大技术培训。每年邀请权威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举办二次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重点干预项目管理与技术培训班,同时邀请市里权威专家坐诊、义诊,切实提高基层卫生机构队伍建设和服务水平。六是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创新工作思维,找准特色服务项目,在思路举措、工作模式、技术措施上不加大创新力度,着力打造在全省和全国有影响、可推广的残疾预防工作品牌。2019年4月份,省委党校调研组莅临泰山区调研脑瘫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时,对泰山区加强残疾预防的作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几年来,全区已先后9054名高危孕产妇进行筛查,诊断1826人次,为516名残疾儿童进行复筛,为5132名残疾人进行了免费残疾鉴定,全区残疾儿童出生率大大降低,其中,脑瘫儿童残疾率由2016年的4.5‰下降到现在的0.5‰。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市残联领导的支持与帮助,离不开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辛勤与努力。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学习其他单位的好做法,继续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制定政策,不断推动全区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