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泰安频道 > 健康 > 正文

2023年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泰安站)开幕在即

2023-12-02 10:56:2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2月2日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相关要求,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推广普及与规范使用,由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泰安市中医药学会、

  泰安市中医医院承办的2023年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泰安站)将于2023年12月7日—8日在泰安东尊华美达广场酒店盛大开幕。

  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泰安站)专家介绍:

  符文彬,广东省中医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省二级正高,针灸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睡眠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皮内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中药、针灸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核心课程《针灸治疗学》课程联盟”副理事长。

  他从事针灸医教研工作36年,对针灸治疗抑郁相关病症、疑难脑病研究有较深的造诣。创新提出郁病的病机为“脑(心)神失调,肝失疏泄”,倡导“整合针灸学”,提出“一针二灸三巩固”的针灸阶梯治疗模式。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主持国家级课题10项、省部级35项;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规培教材《针灸学》,广中医特色教材《临床针灸学》《针灸临床特色技术》3部;主编《司徒铃针灸传薪集》《岭南天灸疗法精要》等专著19部。发表论文296篇(SCI 46篇)。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项;4项技术被纳入国家诊疗技术推广项目,其中疏肝调神针刺技术入选国家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目录。

  董福慧,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研究所,全国名老中医、主任医师,中医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尚天裕教授门下大弟子,中西医结合骨折疗法创始人,现代铍针疗法创始人。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骨伤》杂志主编等职务。1991年被授予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3年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授予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金牌。

  作为中国第一位中医骨伤科医学博士,董福慧教授多年来精心于中医骨伤治疗的理论与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科研成果,在中医骨伤治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代表性临床研究“骨折愈合的应力适应性研究”和“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主编《实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医正骨学》等多部论著和大学教材,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项课题,主要科研成果获省部科研成果奖十余项。

  杨继国,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灸疗重点实验室主任,督灸疗法代表性传承人。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兼任世界中联外治方法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灸疗分会副主委,中国针灸学会穴位贴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灸疗专业技术产业合作共同体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医教指委《刺法灸法学》课程联盟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获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山东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编著作3部、副主编教材3部。擅长运用督灸治疗风湿免疫病、中医外治综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胃肠病、妇科病、疼痛性疾病以及亚健康。

  田真真,江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在站。研究方向:中医芳香疗法与现代应用。主持省厅级项目4项,教改课题3项,校一流课程建设2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参与省厅级课题10余项,发表核心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红旅创业项目1项,主持三创项目1项。指导学生荣获大学生创业省级三等奖,互联网+创业项目获校级一等奖、三等奖。连续5年被学生评为最佳教师,获校“优秀教师”称号。  

  吴生兵,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副所长、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热敏灸诊疗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针灸经络腧穴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国内外访学研修重点项目1项,以主要参加者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973子课题2项;发表论文126篇,其中SCI、MEDLINE收录20篇,1篇论文被评为年度F5000论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6项,市厅级科学技术奖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灸养专委会常务委员、世中联热敏灸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针灸学会理事、安徽省灸法研究会理事。

  孙健,广东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浮针Ⅴ段;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广东省名中医学术传承人;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传统疗法科主任,广东省中医院浮针名医工作室负责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浮针传承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符仲华浮针医学(深圳)传承研究室指导老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康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他先后师承于全国名老中医单秋华教授,岐黄学者、973首席科学家许能贵教授,广东省名中医符文彬教授,浮针发明人符仲华教授,经典经方创始人许家栋教授,形成“辨证施治、针药并用、针灸并举”的临床思维和学术思想。擅长运用浮针和经典经方治疗各类疼痛、运动损伤、内妇科杂病,以及顽固性面瘫、股骨头坏死等疑难病症。

  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厅局级课题2项,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科技部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孙健以主要研究者身份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9),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5),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6)、广东省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2)。著作1部,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3部,参编教材4部;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1篇。

  孙忠旭,北京开放大学中医健康管理学院特聘讲师,字济生,药王孙思邈第49代传人,砭医学学科带头人。北京开放大学中医健康管理学院《中医砭术》特聘讲师,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砭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擅长骨骼矫正、多发病、慢性病、疑难杂症的研究及调理,尤其对疑难杂症,心理类疾病,用古中医砭术,解决现代人的健康问题。

  砭医学研究成果有11个专业78个科目,多种疾病的调理解决方案及临床应用。在砭医学教育上突破了传统医学体系,用空间结构学对健康进行了鲜明的阐述及实践,把技术、技能的培训,编制成了标准的解决方案及教学大纲,能够快速的培养健康管理服务人才,对慢病调理做出了极大贡献。(通讯员 张男)

责任编辑: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