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博物馆开展非遗竹编画社教活动
鲁网2月9日讯 近日,东平博物馆以“非遗竹编画”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教活动。活动以传统手工艺为纽带,将节气文化与非遗技艺相结合,吸引了10余组亲子家庭参与,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为立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
活动伊始,社教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向参与者介绍了竹编工艺的历史渊源与艺术价值。从汉代竹简到明清竹编器具,再到现代竹编画的艺术升华,展现了竹编技艺在中华文明中的延续与创新。
在实践环节,社教老师以“压一挑一”的编织技法为基础,指导孩子们用彩色竹条创作立春主题竹编画。一位家长感叹:“孩子不仅学会了传统手艺,还对节气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活动特别设置亲子协作环节,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竹编作品。一位母亲分享:“和孩子一起编织,仿佛回到了童年,这样的互动既温馨又有意义。”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手工体验,更是一场文化浸润之旅。通过“非遗+节气”的创新形式,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场景结合,激发了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兴趣。
参与家庭纷纷表示,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一位小朋友展示作品时说道:“我要把竹编画挂在家里,告诉朋友们这是立春的象征!”
作为东平博物馆“二十四节气非遗系列”的首场活动,此次立春竹编画体验为全年社教计划拉开序幕。未来,东平博物馆将继续联动社区、学校,继续推出鱼灯、掐丝珐琅、拓印、剪纸等非遗主题活动,让传统文化以更灵动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单虎